第四个字是否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23

献替可否

成语拼音

xiàn tì kě fǒu

成语解释

指劝善归过,提出兴革的建议。同“献可替否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职官志》:“掌献替可否,奉陈规诲。”

无所可否

成语拼音

wú suǒ kě fǒu

成语解释

不赞同也不反对。

成语出处

金·王若虚《君事实辨下》:“李绛、李吉甫数争论于上前,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权德舆居中无所可否,上鄙之。”

进可替否

成语拼音

jìn kě tì fǒu

成语解释

指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卢毓传》:“官人秩才,圣帝所难,必须良佐,进可替否。”

赏善罚否

成语拼音

shǎng shàn fá fǒu

成语解释

指赏赐善人善事,惩罚恶人恶事。同“赏善罚恶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隶释·汉平都相蒋君碑》:“赏善罚否,宽猛协中。”

进退可否

成语拼音

jìn tuì kě fǒu

成语解释

指进升合格者,黜退不合格者。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郭祚传》:“陛下圣镜照临,论才授职,进退可否,黜陟幽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