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公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0

天下为公

成语拼音

tiān xià wéi gōng

成语解释

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,天子之位,传贤而不传子,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”

克己奉公

成语拼音

kè jǐ fèng gōng

成语解释

克己:约束自己;奉公:以公事为重。克制自己的私心,一心为公。 >> 克己奉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。”

廉洁奉公

成语拼音

lián jié fèng gōng

成语解释

廉直不贪,忠诚履行公职。

成语出处

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12章:“你廉洁奉公,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?”

开诚布公

成语拼音

kāi chéng bù gōng

成语解释

指以诚心待人,坦白无私。 >> 开诚布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·评》:“开诚心,布公道。”

一国三公

成语拼音

yī guó sān gōng

成语解释

公: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。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。比喻事权不统一,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。 >> 一国三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”

徇私废公

成语拼音

xùn sī fèi gōng

成语解释

徇:曲从。曲从私情,弃置公理

成语出处

宋·苏颂《论省曹寺监法令繁密》:“若官司措置失当,及徇私废公,致有赴诉,并委台察纠案。”

七相五公

成语拼音

qī xiāng wǔ gōng

成语解释

所举皆汉代公卿,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

洗手奉公

成语拼音

xǐ shǒu fèng gō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忠于职守,廉洁奉公。同“洗手奉职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11卷:“宫闱日用之数,视前代不过什二三,而内务府堂郎中皆视为脂膏窟泽,相沿积习,几无一洗手奉公之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