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火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心急如火

成语拼音

xīn jí rú huǒ

成语解释

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。形容非常着急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四折:“要看个十分饱。”金圣叹批:“心急如火,更不能待。”

不食烟火

成语拼音

bù shí yān huǒ

成语解释

①指不吃熟食。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,不吃世间烟火物。②指诗文立意高超,言词清丽,不同凡俗。

成语出处

《终有报》第一回:“人都道他不食烟火,体气欲仙。”

披麻救火

成语拼音

pī má jiù huǒ

成语解释

披着麻去救火。比喻惹火烧身,自招灾祸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三折:“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,蒯彻也不似那般人随风倒舵。”

救民水火

成语拼音

jiù mín shuǐ huǒ

成语解释

水火:比喻深重的灾难。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救民于水火之中,取其残而已矣。”

探汤蹈火

成语拼音

tàn tāng dǎo huǒ

成语解释

犹言赴汤蹈火。比喻不怕任何艰险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会狱》:“宁南兵变,料无人能将檄传;探汤蹈火咱情愿,也只为文士遭谴。”

七月流火

成语拼音

qī yuè liú huǒ

成语解释

“七月流火”的真实意思,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,天刚擦黑的时候,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。然而,“七月流火”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,至今仍不绝于各种媒体,所以此古语的本来含义已被通俗而异化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国风·豳风》 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一之日觱发,二之日栗烈;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?

燎原烈火

成语拼音

liáo yuán liè huǒ

成语解释

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,使人无法接近。比喻不断壮大,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。

成语出处

《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。”

春风野火

成语拼音

chūn fēng yě huǒ

成语解释

比喻迅猛之势。

成语出处

左齐《南泥湾屯垦》;“劳动竞赛的热潮,像春风野火一样,迅速遍及整个工地。”

急如星火

成语拼音

jí rú xīng huǒ

成语解释

星火:流星。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。形容非常急促紧迫。 >> 急如星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州司临门,急于星火。”

燎如观火

成语拼音

liǎo rú guān huǒ

成语解释

指事理清楚明白,如看火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文艺论集·反响之反响》:“究竟谁是谁非,谁错谁不错,这是燎如观火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