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火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解衣包火

成语拼音

jiě yī bāo huǒ

成语解释

比喻不解决问题,只招致危险。

成语出处

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义熙十三年》:“关中华戎杂错,风俗劲悍;裕欲以荆扬之化,施之函秦,此无异解衣包火,张罗捕虎。”

积薪厝火

成语拼音

jī xīn cuò huǒ

成语解释

薪:柴草;厝:同:“措”,放置。把火放在柴堆下面。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,后患无穷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。”

不避汤火

成语拼音

bù bì tāng huǒ

成语解释

指不畏凶险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壮士在军,攻城先登,陷阵却敌,斩将搴旗,前蒙矢石,不避汤火之难者,为重赏使也。”

电光石火

成语拼音

diàn guāng shí huǒ

成语解释

闪电的光,燧石的火。原为佛家语,比喻事物瞬息即逝。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此事如击石火,似闪电光。”

鼻端生火

成语拼音

bí duān shēng huǒ

成语解释

以之形容马行疾速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南史·曹景宗传》:“我昔在乡里,骑快马如龙……觉耳后生风,鼻头出火。”

飞蛾赴火

成语拼音

fēi é fù huǒ

成语解释

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 >> 飞蛾赴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

性烈如火

成语拼音

xìng liè rú huǒ

成语解释

性:性情,脾气。形容性情暴躁。

成语出处

金庸《天龙八部》第18回:“那高个儿的僧人性烈如火,提起醋钵大的拳头,呼的一拳,又向乔峰击到。”

如蹈汤火

成语拼音

rú dǎo tāng huǒ

成语解释

蹈:踩;汤:滚水。如同在滚水、烈火中行走一样。比喻处境艰险。

成语出处
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命入朝廷,如赴汤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