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剑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5

刻舟求剑

成语拼音

kè zhōu qiú ji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。 >> 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

深情故剑

成语拼音

shēn qíng gù jiàn

成语解释

故剑:比喻结发之妻。结发夫妻情意浓厚。指不喜新厌旧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:“公卿议更立皇后,皆心仪霍将军女,亦未有言。上乃诏求微时故剑,大臣知指,白立许倢伃为皇后。”

买牛卖剑

成语拼音

mǎi niú mài jiàn

成语解释

原指放下武器,从事耕种。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。同“买犁卖剑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朱庭玉《青杏子·归隐》:“归来好向林泉下,买牛卖剑,求田问舍,学圃耘瓜。”

飘零书剑

成语拼音

piāo líng shū jiàn

成语解释

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,游学四方,到处飘泊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6回:“如今虽是飘零书剑,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,三四带房子住着。”

项庄之剑,志在沛公

成语拼音

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,zhì zài pèi gōng

成语解释

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。同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。 >> 项庄之剑,志在沛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李大钊《国民之薪胆》:“盖项庄之剑,志在沛公,青岛之用兵,不在报德之前仇,非在履英之盟约,殆欲借端以树兵威于我大陆,作强暴要索之先声耳。”

结缨伏剑

成语拼音

jié yīng fú jiàn

成语解释

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五年》:“子路曰:‘君子死,冠不免。’结缨而死。”

批鳞请剑

成语拼音

pī lín qǐng jiàn

成语解释

指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。 >> 批鳞请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成帝时,槐里令朱云以“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”,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(成帝师)以厉其馀。成帝大怒,曰:“小臣居下讪上,廷辱师傅,罪死不赦。”事见《汉书·朱云传》。

契船求剑

成语拼音

qì chuán qiú ji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拘泥成法,不知变通。后多作“刻舟求剑”。 >> 契船求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语本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,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。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