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教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0

少条失教

成语拼音

shǎo tiáo shī jiào

成语解释

指没规矩,无教养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40回:“好大胆的丫头!新来乍到,就恁少条失教的,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。”

不教之教

成语拼音

bù jiào zhī jiào

成语解释

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。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。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君守》:“不教之教,无言之诏。”

奉令承教

成语拼音

fèng lìng chéng jiào

成语解释

奉:遵从;承:接受。遵从命令,接受指教。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、意图去办事。 >> 奉令承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臣自以为奉令承教,可以免无罪矣,故受命而不辞。”

耒耨之教

成语拼音

lěi nòu zhī jiào

成语解释

耒耨:农具。农事耕作方法的传授。指教民务农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斫木为耜,揉木为耒,耒耨之利,以教天下。”

以法为教

成语拼音

yǐ fǎ wéi jiào

成语解释

以:用;教:教育。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故明主之国,无书简之文,以法为教。”

桃李之教

成语拼音

táo lǐ zhī jiào

成语解释

指老师的教诲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延师》:“学生自愧蒲柳之姿,敢烦桃李之教。”

九流三教

成语拼音

jiǔ liú sān jiào

成语解释

泛指宗教、学术中各种流派。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六:“(梁武)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,了如目前。”

弭耳受教

成语拼音

mǐ ěr shòu jiào

成语解释

弭耳:温驯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听话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且等我收伏了这个贯索奴,作个引线,不怕那条孽龙不弭耳受教。”

遗风余教

成语拼音

yí fēng yú jiào

成语解释

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叶適《金坛县重建学记》:“京口常为江南必争之地,其人以智诈勇力擅名于时,而古人遗风余教无闻焉,何也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