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疾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8

寡人之疾

成语拼音

guǎ rén zhī jí

成语解释

寡人:古代君主的自称;疾:病,毛病。古代君王的通病——好色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王曰:‘寡人有疾,寡人好色。’”

疥癣之疾

成语拼音

jiè xuǎn zhī jí

成语解释

疥、癣:轻度的皮肤病。比喻无关紧要,不碍大局的小毛病、小问题、小障碍。亦作“疥癞之疾”、“疥癞之患”、“疥癣之病”、“癣疥之疾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山神庙裴度还带》第二折:“我虽在人闾闾之下,眉睫之间,又不比斗筲之器,疥癣之疾。”

霜露之疾

成语拼音

shuāng lù zhī jí

成语解释

指因风寒而引起的疾病,指感冒 >> 霜露之疾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公孙弘传》:“君不幸罹霜露之病,何恙不已?”

深恶痛疾

成语拼音

shēn wù tòng jí

成语解释

恶:厌恶;痛:痛恨。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“斯可谓之乡愿矣” 宋·朱熹集注:“过门不入而不恨之,以其不见亲就为幸,深恶而痛绝之也。”

偕生之疾

成语拼音

xié shēng zhī jí

成语解释

偕生:与生俱来。先天性的疾病。

成语出处

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今有偕生之疾,与体偕长,今为汝攻之何如?”

积劳成疾

成语拼音

jī láo chéng jí

成语解释

积劳:长期劳累过度;疾:病。因长期工作,劳累过度而生了病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彼日积劳,我日积佚。”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十九回:“公孙归生积劳成病,卧不能起,城中食尽,饿死者居半,守者疲困,不能御敌。”

甘心首疾

成语拼音

gān xīn shǒu jí

成语解释

甘心:情愿,乐意;首:头;疾:病,引申为痛。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。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:“愿言思伯,甘心首疾。”

沉疴宿疾

成语拼音

chén kē sù jì

成语解释

疴:病;宿:长久的。指重病和老病。也比喻积久而成,为害甚大的社会弊端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秋谨《精卫石》第五回:“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;发聋振聩造成儿女英雄。”

畅叫扬疾

成语拼音

chàng jiào yáng jí

成语解释

指大吵大闹。“暢叫”即“唱叫”,吵闹之意。“扬疾”犹嚷唧,亦吵闹之意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暹《刘行首》第四折:“可笑愚痴,不辨个高低,畅叫扬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