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迹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1

潜踪隐迹

成语拼音

qián zōng yǐn jì

成语解释

指隐蔽踪迹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六卷:“我到此地了,你们却潜踪隐迹,没处追寻。”

重足一迹

成语拼音

chóng zú yī jì

成语解释

叠足而立,不敢迈步。形容非常恐惧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佞幸传·石显》:“自是公聊以下畏显,重足一迹。”颜师古注:“言极恐惧,不敢自宽纵。”

韬神晦迹

成语拼音

tāo shén huì jì

成语解释

指隐藏踪迹。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粤若高祖文皇帝,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,韬神晦迹则紫气冲天。”

鸥波萍迹

成语拼音

ōu bō píng jì

成语解释

比喻闲适自由的隐者生活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王士慎《池北偶谈·谈献二·王公家书》:“事在身外,身在世外,鸥波萍迹,足寄此生。”

不拘形迹

成语拼音

bù jū xíng jī

成语解释

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,自由自在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子夜》四:“曾沧海回头一看,认得是土贩李四;在某一点上,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。”

杳无人迹

成语拼音

yǎo wú rén jì

成语解释

杳:不见踪影;迹:脚印。连一个人的脚印也看不到。形容地方非常荒凉、偏僻,从来没有人去过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常沂《灵鬼志·郑绍》:“至明年春,绍复至此,但见红花翠竹,流水青山,杳无人迹。绍乃号恸经日而返。”

蜘丝马迹

成语拼音

zhī sī mǎ jì

成语解释

犹言蛛丝马迹。比喻事情发生后留下的线索和痕迹。 清 沈德潜 《说诗晬语》卷上:“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,有 黄河 落天走 東海 之勢;以下隨手波折,隨步换形;蒼蒼莽莽中,自有灰線蛇踪,蜘絲馬跡。使人眩其奇變,仍服其警嚴。”

蛛丝鼠迹

成语拼音

zhū sī shǔ jì

成语解释

蜘蛛的细丝,老鼠的痕迹。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

成语出处

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90回:“七绝一诗,拖起婚姻,有蛛丝鼠迹之妙。”

消声灭迹

成语拼音

xiāo shēng miè jì

成语解释

不公开讲话,不出头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,不再出现。

成语出处

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六引北周庚信《五月披裘负薪画赞》:“禽巢欲远,鱼穴惟深,消声灭迹,何必山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