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惊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匕鬯不惊

成语拼音

bǐ chàng bù jīng

成语解释

匕:古代的一种勺子;鬯:香酒;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。形容军纪严明,所到之处,百姓安居,宗庙祭祀,照常进行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震》:“震惊百里,不丧匕鬯。”

见惯不惊

成语拼音

jiàn guàn bù jīng

成语解释

经常看到,习以为常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邵雍《首尾吟135首》:“见惯不惊新物盛,话长难说故人稀。”

狗吠不惊

成语拼音

gǒu fèi bù jīng

成语解释

吠:狗叫声。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。形容社会太平安定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岑熙传》:“(熙)迁魏郡太守,……视事二年,舆人歌之曰:‘我有枳棘,岑君伐之;有蟊贼,岑君遏之;狗吠不惊,足下生氂。’”

胆丧魂惊

成语拼音

dǎn sàng hún jīng

成语解释

形容极度害怕、恐慌。

成语出处

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穷邸遇侠客》:“任你铜筋铁骨的好汉,到此也胆丧魂惊,不知断送了多少忠臣义士!”

狼顾麕惊

成语拼音

láng gù qiān jīng

成语解释

比喻惊恐万状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岑文本传》:“文本说孝恭曰:‘自隋无道,四海救死,延项以望真主……大王诚纵兵剽系,恐江岭以南,向化心沮,狼顾麕惊。’”

宠辱若惊

成语拼音

chǒng rǔ ruò jīng

成语解释

无论受宠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动。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”

狗吠之惊

成语拼音

gǒu fèi zhī jīng

成语解释

吠:狗叫;惊:惊吓。比喻小的惊吓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今中国无狗吠之惊,而外累于远方之备。”

鸾跂鸿惊

成语拼音

luán qí hóng jīng

成语解释

比喻书法笔势飞举之态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伯恩《法帖刊误·王大令书上》:“才披尺许目增明,鸾跂鸿惊欲飞逝。”

一坐尽惊

成语拼音

yī zuò jìn jīng

成语解释

指满座皆惊服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”

见善若惊

成语拼音

jiàn shàn ruò jīng

成语解释

善:善良,美好;惊:震动。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3回:“忠果正直,心怀霜雪;见善若惊,嫉恶如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