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口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十字路口

成语拼音

shí zì lù kǒu

成语解释

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。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华盖集 北京通信》:“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,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,——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:站在十字路口。”

养家糊口

成语拼音

yǎng jiā hú kǒu

成语解释

指勉强养活家人,使不饿肚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15回:“养家糊口,个个皆然。”

羊入虎口

成语拼音

yáng rù hǔ kǒu

成语解释

羊落到了虎口里。比喻落入险境,有死无生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6回:“犹如驱羊入虎口耳。”

血盆大口

成语拼音

xuè pén dà kǒu

成语解释

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。也比喻剥削者、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变文《叶净能诗》:“眼如悬镜,口若血盆,毒气成云。”

一言出口,驷马难追

成语拼音

yī yán chū kǒu,sì mǎ nán zhuī

成语解释

驷马:四匹马拉车。话说出了口,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。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数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笔说·驷不及舌说》:“俗云:一言出口,驷马难追。《论语》所谓‘驷不及舌’也。”

脍炙人口

成语拼音

kuài zhì rén kǒu

成语解释

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。指美味人人爱吃。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。 >> 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·海叙不遇》:“如‘水声常在耳,山色不离门’,又‘扫地树留影,拂床琴有声’……皆脍炙人口。”

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

成语拼音

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chuān

成语解释

防:阻止;甚:超过。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必有大害。 >> 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
三缄其口

成语拼音

sān jiān qí kǒu

成语解释

缄:封。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。形容说话谨慎。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。 >> 三缄其口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阶之前,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,戒之哉,戒之哉!无多言,多言多败。’”

拖家带口

成语拼音

tuō jiā dài kǒu

成语解释

带着一家大小,指受家属拖累

成语出处
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卷第30章:“金俊武说不定有一点钱,可他拖家带口的,不好为难金家湾的这个强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