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隐姓埋名

成语拼音

yǐn xìng mái míng

成语解释

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,不让别人知道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张寿卿《红梨花》第四折:“着他隐姓埋名,假说做王同知的女儿。”

富贵功名

成语拼音

fù guì gōng míng

成语解释

富贵:有钱有势;功名:科举应试取中而做官。指既有财势又官位显赫

成语出处

清·荻岸山人《平山冷燕》第12回:“富贵功名,吾与兄自有,何必拘拘于此?”

金榜题名

成语拼音

jīn bǎng tí míng

成语解释

指科举得中。

成语出处

五代·五王保《唐摭言》卷三:“何扶,太和九年及第;明年,捷三篇,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:‘金榜题名墨上新,今年依旧去年春。花间每被红妆问,何事重来只一人。’”

出师有名

成语拼音

chū shī yǒu míng

成语解释

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。

成语出处

京剧《将相和》第一场:“赵若献璧,乃惧怕我邦,不难臣服;若是不献,再去征讨,方算出师有名。”

颇负盛名

成语拼音

pō fù shèng míng

成语解释

颇:很、相当的。负:享有。盛名:很大的名望。颇负盛名: 相当的有名声,形容名人或名物名气很大。

出师无名

成语拼音

chū shī wú míng

成语解释

指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莫离支杀君,虐用其下如檴阱,怨痛溢道,我出师无名哉?”

一举成名

成语拼音

yī jǔ chéng míng

成语解释

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。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。” 唐·韩愈《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》:“公一举成名而东,遇其党必曰:‘非我之才,维吾舅之私。’”。”

师出有名

成语拼音

shī chū yǒu míng

成语解释

师:军队;名:名义,引伸为理由。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。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。 >> 师出有名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师必有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