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徒负虚名

成语拼音

tú fù xū míng

成语解释

空有名望。指有名无实。同“徒有虚名”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子夜》:“我知道赵伯韬肯放款子,就可惜我这‘红头火柴’徒负虚名,和这位财神爷竟没有半面之交!”

赫赫有名

成语拼音

hè hè yǒu míng

成语解释

赫赫:显著盛大的样子。声名非常显赫。 >> 赫赫有名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”

像形夺名

成语拼音

xiàng xíng duó míng

成语解释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:“又有叫作甚麽绿荑的,还有甚么丹椒、蘼芜、风连,见于《蜀都赋》。如今年深岁改,人不能识,故皆象形夺名,渐渐的唤差了,也是有的。”

更姓改名

成语拼音

gēng xìng gǎi míng

成语解释

更:改变。指改换原来的姓名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自此更姓改名,削发披淄去了。”

罗织罪名

成语拼音

luó zhī zuì míng

成语解释

指捏造罪名,陷害无辜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来俊臣传》:“招集无赖数百人,令其告事,共为罗织,千里响应。”

沽激虚名

成语拼音

gū jī xū míng

成语解释

沽激:矫情求誉;虚名:名不副实。指以伪装骗取名誉

成语出处

宋·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录》第22卷:“康节先公深达世务,不以沽激取虚名如此。”

阿世盗名

成语拼音

ē shì dào míng

成语解释

阿世:曲意博取世人的欢心。用博取世人的欢心的方法来窃取名誉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梁启超《新民说》:“才智之士,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,于是名节闲检,荡然无所顾复。

赫赫声名

成语拼音

hè hè shēng míng

成语解释

赫赫:显耀盛大的样子;名:名声。非常显赫的名声

成语出处

唐·张籍《送白宾客分司东都》:“赫赫声名三十春,高情人独出尘埃。”

变姓埋名

成语拼音

biàn xìng mái míng

成语解释

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,不让别人知道

成语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9回:“即将所有金银犒赏三军,涕泣起行,退居濮州雷夏泽中,变姓埋名,农樵为乐。”

变迹埋名

成语拼音

biàn jì mái míng

成语解释

迹:痕迹,踪迹。改变行踪,隐蔽姓名

成语出处

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诇约》:“都归欲界,轻财任侠,也属微尘,虽已变迹埋名,还要弃家访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