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明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长夜难明

成语拼音

cháng yè nán míng

成语解释

比喻漫长的黑暗统治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浣溪沙·和柳亚子先生》词:“长夜难明赤县天,百年魔怪舞翩跹,人民五亿不团圆。”

奖罚分明

成语拼音

jiǎng fá fēn míng

成语解释

该赏的赏,该罚的罚,绝不含糊。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坚持按劳分配原则》:“要有奖有罚,奖罚分明。”

弃暗投明

成语拼音

qì àn tóu míng

成语解释

离开黑暗,投向光明。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,投向进步方面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六回:“今将军既知顺逆,弃暗投明,俱是一殿之臣,何得又分彼此。”

爱憎分明

成语拼音

ài zēng fēn míng

成语解释

憎:恨。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。

成语出处

续范亭《延安五老》诗:“爱憎分明是本色,疾恶如仇不宽恕。”

奉为神明

成语拼音

fèng wéi shén míng

成语解释

奉:信奉;神明:神灵的总称。像对待神灵那样崇奉。形容对某人或事物极其尊重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2回:“此是僧尼诱人上门之语,而愚夫愚妇无知,莫不奉为神明。”

昭昭之明

成语拼音

zhāo zhāo zhī míng

成语解释

昭昭:光明,明亮。形容人的明察或明见

成语出处
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是故无冥冥之志者,无昭昭之明。”

先见之明

成语拼音

xiān jiàn zhī míng

成语解释

明·指眼力。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。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。 >> 先见之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杨彪传》:“愧无日磾先见之明,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”

水底捞明月

成语拼音

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

成语解释

到水底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,只能白费力气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塞鸿秋·先题》曲:“当初意儿别,今日相抛撒,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。”

黜陟幽明

成语拼音

chù zhì yōu míng

成语解释

指黜退昏愚的官员,晋升贤明的官员。

成语出处

《书·舜典》:“三载考绩,三考黜陟幽明。”孔传:“黜退其幽者,升进其明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