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脑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伸头探脑

成语拼音

shēn tóu tàn nǎo

成语解释

不断伸着脑袋张望。形容迟疑观望,或心中有鬼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四回:“他在那锅门前,更无心烧火,不时的伸头探脑,出来观看。”

巴头探脑

成语拼音

bā tóu tàn nǎo

成语解释

形容伸着头偷看。

成语出处

《鹧鸪天·乘公共交通车》:“乘客纷纷一字排,巴头探脑费疑猜,东南西北车多少,不靠咱们这站台。”

傻头傻脑

成语拼音

shǎ tóu shǎ nǎo

成语解释

形容思想糊涂,愚笨痴呆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九回:“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,这么说起来,比头里竟明白多了。'

楞头楞脑

成语拼音

léng tóu léng nǎo

成语解释

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。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曹禺《原野》第二幕:“干妈,虎子傻,说话楞头楞脑,没分寸。”

昏头打脑

成语拼音

hūn tóu dǎ nǎo

成语解释

形容头脑昏沉,糊里糊涂。同“昏头搭脑”。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九:“祥子几乎没有力量迈出大门坎去。昏头打脑的,脚还在门坎内,借着街上的灯光,已看见了刘姑娘。”

兔头獐脑

成语拼音

tù tóu zhāng nǎo

成语解释

獐:牙獐。形容人的面貌猥琐

成语出处

《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》:“暴敛横征,野皆狼心狗行之吏,卖官鬻爵,朝尽兔头獐脑之人。”

贼头鼠脑

成语拼音

zéi tóu shǔ nǎo

成语解释

偷偷摸摸、鬼鬼祟祟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一回:“八戒道:‘哥啊,我晓得。你贼头鼠脑的,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。’”

摇头幌脑

成语拼音

yáo tóu huǎng nǎo

成语解释

脑袋摇来摇去。多形容自得其乐、自以为是的样子。同“摇头稾脑”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前记》:“《自由谈》的编者刊出了‘吁请海内文豪,从兹多谈风月’的启事以来,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幌脑的高兴了一大阵。”

磕头碰脑

成语拼音

kē tóu pèng nǎo

成语解释

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,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3回:“这有何难?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,磕头碰脑,满路都是同年,这有甚么难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