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魄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失魂落魄

成语拼音

shī hún luò pò

成语解释

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二折:“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,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。”

销魂荡魄

成语拼音

xiāo hún dàng pò

成语解释

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。同“销魂夺魄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5回:“这都是风俗奢靡,处处使人销魂荡魄。”

安魂定魄

成语拼音

ān hún dìng pò

成语解释

魂、魄:人的灵气、精神。指使人心安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三十四出:“不寻常,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。”

惊心动魄

成语拼音

jīng xīng dòng pò

成语解释

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>> 惊心动魄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

丢魂丢魄

成语拼音

diu hún diu pò

成语解释

形容非常惊慌。同“丢魂失魄”。

成语出处

马烽、西戎《吕梁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有一个狼扑上来,爪子搭在了他的身上,正吓得他丢魂丢魄的时候,山上过来一群锄地的,才把狼赶走。”

惊魂动魄

成语拼音

jīng hún dòng pò

成语解释

形容十分恐惧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确《示儿帖》:“《易》曰:‘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……罪大而不可解。’每读《易》至此,未尝不惊魂动魄,心胆堕地也。”

冰魂素魄

成语拼音

bīng hún sù pò

成语解释

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四折:“俺本是广寒宫冰魂素魄,怎比那阎浮世浊骨凡胎。”

惊魂失魄

成语拼音

jīng hún shī pò

成语解释

形容使人感受很深,震动很大。同“惊魂丧魄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抗日歌谣·歌颂八路军》:“八路,八路……赛如猛虎;敌人一见,惊魂失魄掉屁股。”

三魂七魄

成语拼音

sān hún qī pò

成语解释

魂: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;魄: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道家语,称人身有“三魂七魄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抱朴子·地真》:“欲得通神,宜水火水形分,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