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魄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勾魂摄魄

成语拼音

gōu hún shè pò

成语解释

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吓的力量。

成语出处

清 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5回:“那仆人一听,乡音入耳,已是关心;更兼那燕语莺声,勾魂摄魄,要走哪里走得过去?”

动人心魄

成语拼音

dòng rén xīn pò

成语解释

魄: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。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。

成语出处

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4回:“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,越是夜色已深,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,凄清委婉,动人心魄。”

天夺之魄

成语拼音

tiān duó zhī pò

成语解释

魄:魂魄。天夺去了他的魂魄。比喻人离死不远。 >> 天夺之魄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原叔必有大咎,天夺之魄矣。”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天夺其魄,死期将至。”

迷魂夺魄

成语拼音

mí hún duó pò

成语解释

形容事物美好,使人醉迷。同“迷魂淫魄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8回:“既升绝顶,乐声嘹亮,俱在天际,觥筹交错,迷魂夺魄,不自知其在人间矣。”

销魂夺魄

成语拼音

xiāo hún duó pò

成语解释

神魂颠倒,失去常态。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一回:“盐商富贵奢华,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;你一个弱女子,视如土芥,这就可敬的极了!”

迷魂淫魄

成语拼音

mí hún yín pò

成语解释

迷人魂、乱人魄。形容事物美好,使人醉迷。

成语出处

晋·王嘉《拾遗记·殷汤》:“师延乃更奏迷魂淫魄之曲,以欢修夜之娱。”

亡魂失魄

成语拼音

wáng hún shī hún

成语解释

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二折:“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,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。”

惊心吊魄

成语拼音

jīng xīn diào pò

成语解释

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同“惊心动魄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无名氏《惧内供状》:“将登山临水,总是惊心吊魄之场。”

寒酸落魄

成语拼音

hán suān luò pò

成语解释

落魄:沮丧失意。形容不得志时穷困、狼狈颓丧的样子。 >> 寒酸落魄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七回:“(范睢)遂换去鲜服,妆作寒酸落魄之状,潜出府门,来到驿馆,徐步而行,谒见须贾。”

丢魂失魄

成语拼音

diū hún shī pò

成语解释

形容非常惊慌,没头脑,无主见。

成语出处

俞林《在太行山上》:“小范首先从树丛后面猛跳出来,那家伙吓得丢魂失魄,尖叫一声,返身就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