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色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正容亢色

成语拼音

zhèng róng kàng sè

成语解释

谓神色严肃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五:“‘这就该说是‘上海的外国小姐’才对呀!’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。”

贤贤易色

成语拼音

xián xián yì sè

成语解释

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,不重容貌。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,不看重女色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论语·学而》:“贤贤易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。”

裘马声色

成语拼音

qiú mǎ shēng sè

成语解释

衣轻裘,乘肥马,醉心歌舞,迷恋女色。谓贪图享受,生活糜烂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归有光《宋史论赞·诸王总论》:“宋诸王咸以文雅自饬,工笔札,喜《诗》《书》,不专溺于裘马声色之间,盖其风流自上被之也。”

怒形于色

成语拼音

nù xíng yú sè

成语解释

形:显露;色:脸色。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八回:“曹沫右手按剑,左手揽桓公之袖,怒形于色。”

愁颜赧色

成语拼音

chóu yán nǎn sè

成语解释

赧:羞惭脸红。面带愁容和愧色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0回:“宋江、卢俊义出内,卸了公服檏头,上马回营,面有愁颜赧色。”

惊慌失色

成语拼音

jīng huāng shī sè

成语解释

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七十三回:“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,看见开门,以为恶奴前来陷害,不由的惊慌失色。”

疾言倨色

成语拼音

jí yán jù sè

成语解释

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。同“疾言遽色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[二弟]稍不率教,辄跪于家庙之前,痛自督责,说自已德行不足,不能化诲……直待兄弟号泣请罪,方才起身。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。”

观形察色

成语拼音

guān xíng chá sè

成语解释

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。同“观貌察色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水浒传》第一一○回:“此是人之常情,更待多说……观形察色,见貌之情。”

箪豆见色

成语拼音

dān dòu jiàn sè

成语解释

比喻计较小利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,苟非其人,箪食豆羹见于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