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山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令出如山

成语拼音

lìng chū rú shān

成语解释

令:命令。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3回:“果然现任县太爷一呼百诺,令出如山,只吩咐得一句,便有一个门上,带了好几个衙役,拿着铁链子,把这船上的老板、伙计一齐锁了带上岸去了。”

积土成山

成语拼音

jī shuǐ wéi shān

成语解释

累土可以堆成山,比喻积少成多。

成语出处

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。”

恩重泰山

成语拼音

ēn zhòng tài shān

成语解释

恩情深厚,比泰山还重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刘攽《彭城集·次韵孙少述二首》:“君思重泰山,未有毫发酬。”

欱野歕山

成语拼音

hē yě pēn shān

成语解释

欱:吮吸;歕:同“喷”,吹气。吮吸原野,吹动山岳。比喻气势盛大

成语出处

汉·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吐焰生风,欱野歕山。”

重于泰山,轻于鸿毛

成语拼音

zhòng yú tài shān,qīng yú hóng máo

成语解释

泰山:山名,在山东省,主峰海拔1524米;鸿毛:大雁的毛。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,指双重价值

成语出处

高晓声《刘宇写书》:“是的,刘宇要死了。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刘宇如果死了,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,只有天晓得。”

鸿毛泰山

成语拼音

hóng máo tài shān

成语解释

比喻轻重相差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
堆积如山

成语拼音

duī jī rú shān

成语解释

聚集成堆,如同小山。形容极多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外诸司》:“每遇冬月,诸乡纳粟秆草,牛车阗塞道路,车尾相衔,数千万辆不绝,场内堆积如山。”

马放南山

成语拼音

mǎ fàng nán shān

成语解释

比喻天下太平,不再用兵。现形容思想麻痹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武成》:“王来自商,至于丰,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
堆积成山

成语拼音

duī jī chéng shān

成语解释

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。形容极多

成语出处

邓小平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》:“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,问题堆积成山,工作百端待举,加强党的领导,端正党的作风,具有决定的意义。”

秀水明山

成语拼音

xiù shuǐ míng shān

成语解释

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黄庭坚《蓦山溪·赠衡阳陈湘》:“眉黛敛秋波,尽湖南,山明水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