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山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名落孙山

成语拼音

míng luò sūn shān

成语解释

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。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。 >> 名落孙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范公偁《过庭录》:“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他郡,乡人讬以子偕往。乡人子失意,山缀榜末,先归。乡人问其子得失,山曰:‘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’”

猛虎离山

成语拼音

měng hǔ lí shān

成语解释

形容勇猛而迅速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75回:“那人使动手中双戟,犹如猛虎离山。”

藏之名山

成语拼音

cáng zhī míng shān

成语解释

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形容著作极有价值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鱼豢《魏略》:“虽未能藏之名山,将以传之同好。”

拔树撼山

成语拼音

bá shù hàn shān

成语解释

拔起大树,摇动高山。形容声势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哪吒三变》第四折:“唤雨的注雨如倾,呼风的狂风乱吼,天摧地塌,拔树撼山。”

濯濯童山

成语拼音

zhuó zhuó tóng shān

成语解释

濯濯:光秃的样子;童:山无草木。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其山之性也。”

乐水乐山

成语拼音

lè shuǐ lè shān

成语解释

乐:喜爱,爱好。有人喜爱山,有人喜爱水。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也》:“知者乐山,仁者乐水。”

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

成语拼音

cáng zh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

成语解释

诸:之于的合音;传:传布流传;其人:同道。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!”

范水模山

成语拼音

fàn shuǐ mó shān

成语解释

比喻效法模仿他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江顺诒《词学集成》第六卷:“抗心迈古,肆力式靡;吹花嚼蕊,相炫虚华,范水模山,自诧淡远。”

啸傲湖山

成语拼音

xiào ào hú shān

成语解释

啸傲:随意长啸吟咏游乐。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。

成语出处

姚华《曲海一勺》:“折揽胜登临,亦传啸傲湖山之作。”

披发入山

成语拼音

pī fā rù shān

成语解释

指离开俗世而隐居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王世贞《纲鉴会纂·后汉纪》:“汝欲取蜀,吾当披发入山,不失信天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