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蛇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虚与委蛇

成语拼音

xū yǔ wēi yí

成语解释

虚:假;委蛇:随便应顺。指对人虚情假意,敷衍应酬。 >> 虚与委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,吾与之虚而委蛇。”

打草惊蛇

成语拼音

dǎ cǎo jīng shé

成语解释

原比喻惩甲菟乙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 >>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卷二十四:“打草惊蛇,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,日营资产,部人诉主簿贪污,鲁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’”

螳螂捕蛇

成语拼音

táng láng bǔ shé

成语解释

形容只要方法得当,敢于斗争,以弱制强。 >> 螳螂捕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则一螳螂据顶上,以刺刀攫其首,攧不可去。久之,蛇竟死。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螳螂捕蛇》

封豨修蛇

成语拼音

fēng xī yǒu s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贪暴者、侵略者。同“封豕长蛇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吴为封豨修蛇,蚕食上国。”
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

成语拼音

yī nián bèi shé yǎo,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,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。 >> 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绳,说到货物,我就没有胆气了。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转运汉巧遇洞庭红》

一龙一蛇

成语拼音

yī lóng yī s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,或显或隐,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枢言》:“一龙一蛇,一日五化之谓周。”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:“一龙一蛇,与道翱翔,与时变化,夫岂守一节哉?”

一字长蛇阵

成语拼音

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

成语解释

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。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8回:“听的里面雷声高举,四七二十八门,一齐分开,变作一字长蛇之阵,便杀出来。”

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

成语拼音

yī zhāo bèi shé yǎo,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

成语解释

一次被蛇咬了,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,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小坡的生日》:“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,颇有点‘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’的神气。”

长虺成蛇

成语拼音

zhǎng huǐ chéng shé

成语解释

虺:小蛇,毒蛇。指养奸遗患。比喻纵容敌人,听任其强大起来。而留下后患。

成语出处

《洛阳伽蓝记·建中寺》:“养虎自啮,长虺成蛇。”

封豕长蛇

成语拼音

fēng shǐ cháng shé

成语解释

封:大;封豕:大猪;长蛇:大蛇。贪婪如大猪,残暴如大蛇。比喻贪暴者、侵略者。 >> 封豕长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吴为封豕长蛇,以荐食上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