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失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交臂相失

成语拼音

jiāo bì xiāng shī

成语解释

犹言交臂失之。比喻遇到了机会而又当面错过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冉元一《薛刚墓志》:“齐体合欢,交臂相失。”

机难轻失

成语拼音

jī nán qīng shī

成语解释

指机会难得,稍纵即失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岳飞《乞止班师诏奏略》:“况今豪杰向风,士卒用命,天时人事,强弱已见,功及垂成,时不再来,机难轻失,臣日夜料之熟矣。”

得不补失

成语拼音

dé bù bǔ shī

成语解释

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。同“得不偿失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》:“权遂征夷州,得不补失。”

魂亡魄失

成语拼音

hún wáng pò shī

成语解释

魂、魄:即迷信所说的灵魂。形容万分惊恐,不知所措;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杨雄《羽猎赋》:“魂亡魄失。”

时不可失

成语拼音

shí bù kě shī

成语解释

时:时机,机会;失:错过。抓住时机,不可错过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臣闻敌不可易,时不可失。”

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

成语拼音

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,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

成语解释

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。 >> 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荀慈明曰:‘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,以为至公。’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

茫然自失

成语拼音

máng rán zì shī

成语解释

茫然:失意的样子。形容心中迷惘,自感若有所失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说剑》:“文王芒然自失,曰:‘诸侯之剑如何?’”《列子·仲尼》:“颜回北面拜手曰:‘回亦得之矣。’出告子贡,子贡茫然自失。”

千虑一失

成语拼音

qiān lǜ yī shī

成语解释

失:错误。指聪明人的考虑,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。 >> 千虑一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晏子春秋·杂下十八》:“婴闻之: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 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
是非得失

成语拼音

shì fēi dé shī

成语解释

正确与错误,得到的与失去的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》:“不知所言,重念臣愚,素无史学,然于是非得失之故,实有善善恶恶之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