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是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独行其是

成语拼音

dú xíng qí shì

成语解释

是:对的。不考虑别人的意见,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”

点头道是

成语拼音

diǎn tóu dào shì

成语解释

道:说;是:对。表示赞同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,此时费去大半,说到资斧困竭……不觉点头道是。”

不宁唯是

成语拼音

bù níng wéi shì

成语解释

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>> 不宁唯是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不宁唯是,又使围蒙先君。”

闲非闲是

成语拼音

xián fēi xián shì

成语解释

无关紧要的是非、议论。同“闲是闲非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五娘劝解公婆争吵》:“空争着闲非闲是,只落得双垂泪。”

师心自是

成语拼音

shī xīn zì shì

成语解释

师心:以心为师,这里指只相信自己;自是: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。形容自以为是,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。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见有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,稠人广座,谬误差失者多矣。”

比肩皆是

成语拼音

bǐ jiān jiē shì

成语解释

到处都是。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元行冲传》:“然雅达通博,不代而生;浮学守株,比肩皆是。”

习非胜是

成语拼音

xí fēi shèng shì

成语解释

习:习惯于。错误成了习惯,反以为是对的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一卷之书,必立之师,习乎习,以习非之胜是,况习是之胜非乎?”

积非成是

成语拼音

jī fēi chéng shì

成语解释

积:长期所形成的。长期所形成的谬误,反被认为是正确的。

成语出处

清 戴震《孟子字义疏证 原善序》:“治经之士,莫能综贯,习所见闻,积非成是,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