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十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
七老八十

成语拼音

qī lǎo bā shí

成语解释

形容年纪很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。”

三百六十行

成语拼音

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

成语解释

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。

成语出处

明 无名氏《白兔记 投军》:“左右的,与我扯起招军旗,叫街坊上民庶,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,愿投军者,旗下报名。”

一以当十

成语拼音

yī yǐ dāng shí

成语解释

当:相当。一个人抵挡十个人。形容军队英勇善战。 >> 一以当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

闻一知十

成语拼音

wén yī zhī shí

成语解释

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 >> 闻一知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

以一当十

成语拼音

yǐ yī dāng shí

成语解释

当:相当。一个人抵挡十个人。形容军队英勇善战。 >> 以一当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

一五一十

成语拼音

yī wú yī shí

成语解释

五、十:计数单位。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。比喻叙述从头到尾,源源本本,没有遗漏。也形容查点数目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五回:“这妇人听了这话,也不回言,却踅过来,一五一十,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。”

各打五十大板

成语拼音

gè dǎ wǔ shí dà bǎn

成语解释

各:各自。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,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

成语出处

刘心武《钟鼓楼》第五章:“七姑‘各打五十大板’地尖声评论说:‘这是怎么回子事哟?瞧你们请来的这些个人!’”

得一望十

成语拼音

dé yī wàng shí

成语解释

得:取得;望:希望。才得一分,就想得十分。形容十分贪婪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日夜思算,得一望十,得十望百,堆积上去,分文不舍得妄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