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斗折蛇行

成语拼音

dǒu zhé shé xíng

成语解释

斗折: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。像北斗星一样弯曲,像蛇一样曲折行进。形容道路曲折蜿蜒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柳宗元《永州八记·小石潭记》:“漂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”

砥节励行

成语拼音

dǐ jié lì xíng

成语解释

指磨砺操守和品行。砥,磨练。励,振奋;振作。

成语出处

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休者,砥节励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
肆意妄行

成语拼音

sì yì wàng xíng

成语解释

肆意:任意。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

成语出处

《五代史演义·自序》:“其狡且羯者,挟诈力以欺凌人世,一或得志,则肆意妄行。”

讷言敏行

成语拼音

nè yán mǐn xíng

成语解释

讷言:说话谨慎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
力学笃行

成语拼音

lì xué dǔ xíng

成语解释

力学:努力学习。笃行:切实地实行。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陆伯政山堂稿序》:“伯政家世为儒,力学笃行,至老不少衰。”

七十二行

成语拼音

qī shí èr háng

成语解释

泛指各行各业。

成语出处

陶行知《自动学校贺诗》:“有个学校真奇怪,小孩自动教小孩。七十二行皆先生,先生不在学如在。”

一目十行

成语拼音

yī mù shí háng

成语解释

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 >> 一目十行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。”宋·刘克庄《杂记六言五首》诗:“五更三点待漏,一目十行读书。”

名不虚行

成语拼音

míng bù xū xíng

成语解释

虚:不真实。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,不是虚假的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唐彬传》:“帝顾四坐曰:‘名不虚行。’”

节俭躬行

成语拼音

jié jiǎn gōng xíng

成语解释

节俭:节省,节约;躬:亲自。生活俭朴,以身作则

成语出处

清·顾炎武《骊山行》诗:“贤妇助内咏《鸡鸣》,节俭躬行迈往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