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苞苴公行

成语拼音

bāo jū gōng xíng

成语解释

苞苴:蒲包,指馈赠的礼物;公行:公开。公开用金钱、财物贿赂别人

成语出处
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苞苴行与?谗夫兴与?”

砥身砺行

成语拼音

dǐ shēn lì xíng

成语解释

犹言砥节砺行。指磨砺操守和品行。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儒林传序》:“建国君民,立教为首,砥身砺行,由乎经术。”

余食赘行

成语拼音

yú shí zhuì xíng

成语解释

吃剩的食物,身上的赘疣。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:“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,其在道也,曰余食赘行,物或恶之。”

踽踽独行

成语拼音

jǔ jǔ dú xíng

成语解释

踽踽:孤零的样子。孤零零地独自走着。形容非常孤独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唐风·杕杜》:“独行踽踽,岂无他人,不如我同父。”

鱼贯而行

成语拼音

yú guàn ér xíng

成语解释

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。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范汪《请严诏谕庾翼还镇疏》:“而玄冬之月,沔汉干涸,皆当鱼贯而行。”

滔天罪行

成语拼音

tāo tiān zuì xíng

成语解释

滔天:漫天。比喻罪恶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》:“除对亲日派破坏抗日、袭击人民军队、发动内战之滔天罪行,另有处置外……”

困知勉行

成语拼音

kùn zhī miǎn xíng

成语解释

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,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学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,及其成功一也。”

倍道兼行

成语拼音

bèi dào jiān xíng

成语解释

倍、兼:加倍;道:指行程。每天加倍行进,一天走两天的路程。形容加速急行。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日夜不处,倍道兼行,百里而争利,则擒三将军。”

一目五行

成语拼音

yī mù wǔ háng

成语解释

犹一目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
成语出处

《辽史·杨遵勖传》:“天下之事,丛于枢府,簿书填委。遵勖一目五行俱下,判决如流。”

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

成语拼音

yòng zhī zé xíng,shě zhī zé cáng

成语解释

用:任用;行:做,实行;舍:不用;藏:退隐。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唯我与尔有是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