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形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灰心槁形

成语拼音

huī xīn gǎo xíng

成语解释

形容意志消沉,形体枯槁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

忘乎其形

成语拼音

wàng hū qí xíng

成语解释

犹忘形。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高渐离》第五幕:“秦始皇已忘乎其形,愈摇动其身体,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。”

乌面鹄形

成语拼音

wū miàn hú xíng

成语解释

脸黑如乌,身瘦如鹄。形容人困饿潦倒之状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侯景传》:“百姓流亡,死者涂地……其绝粒久者,乌面鹄形。”

枉直随形

成语拼音

wǎng zhí suí xíng

成语解释

指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形枉则影曲,形直则影正,然则枉直随形,而不在影。”

释知遗形

成语拼音

shì shì yí xíng

成语解释

犹言弃智忘身。指超然物外,与世无争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释知遗形兮,超然自丧;寥廓忽荒兮,与道翱翔。”

鉥心刳形

成语拼音

shù xīn kū xíng

成语解释

鉥:长针,刺;刳:剖挖。刺伤心肺,剖挖形体。指呕心沥血

成语出处

元·虞集《送薛玄卿序》:“世之言功利者,挈挈然以自鉥心刳形。”

马鹿易形

成语拼音

mǎ lù yì xíng

成语解释

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,比喻颠倒是非、混淆黑白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上·崔琦》:“不能结纳贞良,以救祸败,反复欲钳塞士口,杜蔽主听,将欲使玄黄改色,马鹿易形乎?”

遗物忘形

成语拼音

yí wù wàng xíng

成语解释

泯灭物我界限,指舍弃外在形式,精神进入忘我境界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秦观《心说》:“目无外视,耳无外听,遗物忘形,在我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