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学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1

断织劝学

成语拼音

duàn zhī quàn xué

成语解释

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>> 断织劝学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:乐羊子妻传》载:“远寻师,一年来归,妻跪问其故,羊子曰:‘久行怀思,无它异也。’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:‘……,今若断斯织也,则损失成功,……,若中道而归,何异断斯织乎?’”

通儒硕学

成语拼音

tōng rú shuò xué

成语解释

犹言通儒达士。指知识渊博、明智达理的学者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贺瑒传》:“通儒硕学,复见贺生。今且还城,寻当相屈。”又《儒林传·顾越》:“弱冠游学都下,通儒硕学,必造门质疑,计论无倦。”

通才硕学

成语拼音

tōng cái shuò xué

成语解释

学识通达渊博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郑观应《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十大学书》:“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,粗得西学皮毛,辄满口名词,自诩为通才硕学……有不可一世之概。”

用非所学

成语拼音

yòng fēi suǒ xué

成语解释

所用的不是所学的。指学用不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叶伯巨传》:“比到京师,而除官多以貌选,所学或非其所用,所用或非其所学。”

诠才末学

成语拼音

quán cái mò xué

成语解释

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。多用作自谦之词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纳兰性德《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》:“某以诠才末学,年未弱冠,出应科举之试。”

勤工俭学

成语拼音

qín gōng jiǎn xué

成语解释

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,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。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

成语出处

吴玉章《回忆“五四”前后我的思想转变》:“我这时一面在交涉条约的事情,一面又进行第二个任务,就是办留法勤工俭学。”

口耳之学

成语拼音

kǒu ěr zhī xué

成语解释

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,而没有真正的学识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小人之学耳也,入乎耳,出乎口;口耳之间则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?”

高才硕学

成语拼音

gāo cái shuò xué

成语解释

学:学问。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纲《谏高祖不伶人为近侍疏》:“方今新定天下,开太平之业,起义功臣,行赏未遍;高才硕学,犹滞草莱。”

高才绝学

成语拼音

gāo cái jué xué

成语解释

①犹言才学高超。②指才学高超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续欧阳子〈朋党论〉》:“唐柳宗元、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,其高才绝学,亦足以为唐名臣矣。”

一家之学

成语拼音

yī jiā zhī xué

成语解释

自成一家的学派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汉·班固《典引》:“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