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议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峭论鲠议

成语拼音

qiào lùn gěng yì

成语解释

指议论严正刚直。

成语出处

宋李纲《论节义》:“[颜真卿]其后归朝,峭论鲠议,为奸臣所挤,殒于贼手。”

满口异议

成语拼音

mǎn kǒu yì yì

成语解释

满,全部的。口,说话评论。异议,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。某人对某事的看法或发表的评论持反对意见。

处士横议

成语拼音

chǔ shì héng yì

成语解释

处士: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;横议:随便议论。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圣王不作,诸侯放恣,处士横议。”

虚论高议

成语拼音

xū lùn gāo yì

成语解释

不切实际,高妙空洞的议论。亦作“高谈虚论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六韬·上贤》:“博闻辩辞,虚论高议以为容美,穷居静处而诽时俗,此奸人也。”

时谈物议

成语拼音

shí tán wù yì

成语解释

时谈:时人的谈论;物议:众人的非议。指众人的议论

成语出处

唐·刘子玄《论史上帝至忠书》:“凡此不可,其流实多,一言以蔽,三隅自反。而时谈物议焉得笑仆编次无闻者哉?”

切切私议

成语拼音

qiè qiè sī yì

成语解释

切:通“窃”;切切:暗中,私下。指私下小声说话

成语出处

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44回:“替子富另烧一口,为此对躺在烟榻上,切切私议。”

街谭巷议

成语拼音

jiē tán xiàng yì

成语解释

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。指民间的舆论。同“街谈巷议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丘光庭《兼明书·杂说·日远近》:“仲尼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, 其道大德尊,岂与小儿街谭巷议乎又六合之外,非关教化者,仲尼弃而不论,故子路问事鬼神与死,皆不答也。”

直言谠议

成语拼音

zhí yán dǎng yì

成语解释

谠:正直。指正直的言论

成语出处

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甲:“每侍臣赐对,则左右悉去,故直言谠议,尽得上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