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听之任之

成语拼音

tīng zhī rèn zhī

成语解释

听、任:随,任凭;之:代词,代人或事物。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反对自由主义》:“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,不劝告,不制止,不解释,听之任之,这是第八种。”

姑妄言之

成语拼音

gū wàng yán zhī

成语解释

姑且随便说说,不一定有什么道理。 >> 姑妄言之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予尝为女(汝)妄言之,女(汝)亦以妄听之奚。”

虚而虚之

成语拼音

xū ér xū zhī

成语解释

虚:空虚。力量虚弱而故意表现虚弱,使敌人反误以为强大

成语出处

《草庐经略·虚实》:“虚而虚之,使敌人转疑以我为实。”

交臂失之

成语拼音

jiāo bì shī zhī

成语解释

比喻遇到了机会而又当面错过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,可不哀与?”

兼而有之

成语拼音

jiān ér yǒu zhī

成语解释

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《墨子·法仪》:“奚以知天兼而爱之,兼而利之也?以其兼而有之,兼而食之也。”

犯天下之不韪

成语拼音

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éi

成语解释

犯:触犯;不韪:不是,错误。公然做天下都认为最大错误的事情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犯五不韪,而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?”

无所用之

成语拼音

wú suǒ yòng zhī

成语解释

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得志于齐,犹获石田也。无所用之。”

冒天下之大不韪

成语拼音

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

成语解释

不韪:不是,错误。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。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。 >>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犯五不韪而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?”

亡立锥之地

成语拼音

wáng lì zhuī zhī dì

成语解释

亡:无;立锥:插锥子。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极其贫困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富者田连阡陌,贫者亡立锥之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