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无立锥之地

成语拼音

wú lì zhuī zhī dì

成语解释

没有立锥子的地方。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。后常形容贫穷。 >> 无立锥之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尧舜有天下,子孙无置锥之地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为欲》:“无立锥之地,至贫也。”

勿谓言之不预

成语拼音

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

成语解释

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:“一经觉察,白简无情,勿谓言之不预也。”

推而广之

成语拼音

tuī ér guǎng zhī

成语解释

广:宽,大。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。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萧统《文选·序》:“若其纪一事,咏一物,风云草木之兴,鱼虫禽兽之流,推而广之,不可胜载矣。”

品而第之

成语拼音

pǐn ér dì zhī

成语解释

品:品评,区分;第:等第,等级。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:“坚亲临太学,考学生经义优劣,品而第之。”

簸之扬之,穅粃在前

成语拼音

bò zhī yáng zhī,kāng bǐ zài qián

成语解释

1.谓扬米去糠,糠在米上。穅,同“ 糠 ”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 王文度 、 范榮期 俱爲 簡文 所要, 范 年大而位小, 王 年小而位大,將前,更相推在前,既移久, 王 遂在 范 後。 王 因謂曰:‘簸之揚之,穅粃在前。’ 范 曰:‘洮之汰之,沙礫在後。’”本为调侃之词,谓位卑而居前列。后亦用为谦词,谓无才而居前。穅,亦写作“糠”。《<二刻拍案惊奇>原序》:“亦曰‘簸之揚之,糠粃在前’云爾。”亦省作“ 簸揚糠粃 ”。 明 张居正 《答宗伯董浔阳书》:“兒曹徼時厚幸,並登仕版,而 懋修 又躐居文孫之首,簸揚糠粃,殊爲慙汗。”亦省作“ 簸粃 ”。2.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。 宋 林应炎 《嘉定学重修大成殿记》:“以余嘗簸粃是邦也,合辭請志歲月。”

等而下之

成语拼音

děng ér xià zhī

成语解释

由这一等逐级往下。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。

成语出处

宋 楼钥《攻愧集》:“乡之贫者,或不及于此,则以此法等而下之。”

中心藏之

成语拼音

zhōng xīn cáng zhī

成语解释

中心:内心,心中。深深地记在心里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服桑》:“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。”

尤而效之

成语拼音

yóu ér xiào zhī

成语解释

指明知其为错误而有意仿效之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尤而效之,罪又甚焉。”

要而言之

成语拼音

yào ér yán zhī

成语解释

概括地说,简单地说。

成语出处

晋 陆机《五等诸侯论》:“且要而言之,五等之君,为己思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