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治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5

治标不治本

成语拼音

zhì biāo bù zhì běn

成语解释

标:树枝的末梢,指事物的表面或枝节;本:草木的茎或根,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。只从表面上、枝节上加以治理,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

成语出处

柳建伟《英雄时代》第28章:“伟哥这种药,治标不治本,我劝你还是不试为好。”

垂拱而治

成语拼音

chuí gǒng ér zhì

成语解释

垂拱:垂衣拱手,形容毫不费力;治:平安。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。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武成》:“谆信明义,崇德报功,垂拱而天下治。”

无为而治

成语拼音

wú wéi ér zhì

成语解释

无为:无所作为;治:治理。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。原指舜当政的时候,沿袭尧的主张,不做丝毫改变。后泛指以德化民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无为而治者,其舜也与?”

唐虞之治

成语拼音

táng yú zhī zhì

成语解释

唐虞:唐尧、虞舜,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。旧指上古政治清明,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。

成语出处

《古文观止·王鏊〈亲政篇〉》:“吴楚材等尾批‘谁谓唐虞之治,不可见于今哉。’”

励精图治

成语拼音

lì jīng tú zhì

成语解释

振奋精神,想办法治理好国家。 >> 励精图治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宣帝始亲万机,励精为治。”《宋史·神宗纪赞》:“厉精图治,将大有为。”

鸣琴而治

成语拼音

míng qín ér zhì

成语解释

指以礼乐教化人民,达到“政简刑清”的统治效果。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。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:“宓子贱治单父,弹鸣琴,身不下堂,而单父治。”

结绳而治

成语拼音

jié shéng ér zhì

成语解释

原指上古没有文字,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。后也指社会清平,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

励精求治

成语拼音

lì jīng qiú zhì

成语解释

振奋精神,尽力设法治好国家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第十卷:“擢御史中丞,帝方励精求治。”

胁从罔治

成语拼音

xié cóng wǎng zhì

成语解释

罔治:不治罪。被迫跟从别人犯罪的,可以不予处治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胤征》:“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