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踪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7

有影无踪

成语拼音

yǒu yǐng wú zōng

成语解释

只有来的影子没有去的踪迹

成语出处
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4回:“或是寻把柴火,把两口棺材放成一堆,烧成灰骨,洒的有影无踪。”

浪迹浮踪

成语拼音

làng jì fú zōng

成语解释

到外漫游,行踪不定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第四折:“想当日恨冲冲,乱离间家业空,浪迹浮踪,水远山重。”

蹑足潜踪

成语拼音

niè zú qián zōng

成语解释

指放轻脚步,隐住身体。

成语出处

元 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一折:“我蹑足潜踪,他换羽移宫。”

隐迹潜踪

成语拼音

yǐn jì qián zōng

成语解释

潜:深藏;踪:踪迹。隐藏自己的行踪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2回:“见是行者落下云来,却又收了宝杖,一头淬下水,隐迹潜踪,渺然不见。”

觅迹寻踪

成语拼音

mì jì xún zōng

成语解释

觅:找;踪:迹,脚印,指行踪。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吴昌龄《张天师断风花雪夜》第一折:“却待要拄眼睁睛,觅迹寻踪,莫非他锦阵花营,不曾厮共,险教咱风月无功。”

浮迹浪踪

成语拼音

fú jì làng zōng

成语解释

指行踪不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陈铎《山坡羊·怨别》套曲:“一任他浮迹浪踪,终须是有个相逢。”

浪迹萍踪

成语拼音

làng jì píng zōng

成语解释

形容踪迹漂泊不定,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二十出:“恨怱怱,萍踪浪影,风剪了玉芙蓉。”

来去无踪

成语拼音

lái qù wú zōng

成语解释

踪:脚印。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。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

梗迹萍踪

成语拼音

gěng jì píng zōng

成语解释

像断梗、浮萍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单本《蕉帕记·寻春》:“休夸绣虎雕龙,那值时危国破,怎发付梗迹萍踪。”

蹑影潜踪

成语拼音

niè yǐng qián zōng

成语解释

指行动诡秘,不露形迹。同“蹑影藏形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奏捷》:“蹑影潜踪,追来不放松,敛锐锋藏,还愁遇夹攻。谋臣计也空,武臣力也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