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走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乌踆兔走

成语拼音

wū cún tù zǒu

成语解释

指日月运行。兔,传说中的月中玉兔。借指月亮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柳贯《题》诗:“茅龙飞去杳无迹,乌踆兔走双跳丸。”

东奔西走

成语拼音

dōng bēn xī zǒu

成语解释

到处奔波。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魏初《沁园春·留别张周卿韵》:“甚年来行役,交情契阔,东奔西走,水送山迎。”

高飞远走

成语拼音

gāo fēi yuǎn zǒu

成语解释

形容离开某地,逃避到远处去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:“汝独不欲修之,宁能高飞远走,不在人间邪?”

风驰云走

成语拼音

fēng chí yún zǒu

成语解释

形容奔驰疾速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牛僧孺《玄怪录·岑顺》:“三奏金革,四门出兵,连旗万计,风驰云走,两皆列阵。”

乌飞兔走

成语拼音

wū fēi tù zǒu

成语解释

乌: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,故称太阳为金乌;兔: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,故称月亮为玉兔。形容光阴迅速流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琮《春愁》诗:“金乌长飞玉兔走,青鬓长青古无有。”唐·韦庄《秋日早行》诗:“行人自是心如火,兔走乌飞不觉长。”

不胫而走

成语拼音

bù jìng ér zǒu

成语解释

胫:小腿;走:跑。没有腿却能跑。比喻事物无需推行,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。 >> 不胫而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,况贤者之有足乎?”

望风而走

成语拼音

wàng fēng ér zǒu

成语解释

听到风声或看到踪迹,马上逃遁

成语出处

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54回:“今又不能尽力拒敌,反是望风而走。”

且战且走

成语拼音

qiě zhàn qiě zǒu

成语解释

且:指两件事同时并进;走:逃跑。一边作战,一边逃跑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9回:“如来日魏兵到,锐气正盛,不可便迎,且战且走。”

横行直走

成语拼音

héng xíng zhí zǒu

成语解释

任意奔走,毫无顾忌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当初金鞑子、元鞑子,在中国横行直走,没有一个敢挡住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