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百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百舸争流

成语拼音

bǎi gě zhēng liǘ

成语解释

百舸争流,百,虚指,舸,船的意思,整个成语意思为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。意指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诗词《沁园春长沙》中的名句

百福具臻

成语拼音

bǎi fú jù zhēn

成语解释

形容各种福运一齐来到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李藩传》:“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,则百福具臻。”

百灵百验

成语拼音

bǎi líng bǎi yàn

成语解释

验:效验,灵验。测算预卜十分灵验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1卷:“人多晓得柳庄神相,却不知其子志彻传了父术,也是一个百灵百验的。”

百看不厌

成语拼音

bǎi kàn bù yàn

成语解释

厌:厌烦。对喜欢的人、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觉得厌烦,比喻非常喜欢 和很有深度的欣赏价值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故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
百紫千红

成语拼音

bǎi zǐ qiān hóng

成语解释

形容繁花似锦,色彩繁多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安石《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》诗之一:“幕天无日地无尘,百紫千红占得春。”宋·辛弃疾《定风波·赋杜鹃花》词:“百紫千红过了春,杜鹃声苦不堪闻。”

百口莫辩

成语拼音

bǎi kǒu mò biàn

成语解释

莫:不能;辩:辩白。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。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刘过《建康狱中上吴居父》:“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。”

百年大计

成语拼音

bǎi nián dà jì

成语解释

大计:长远的重要的计划。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梁启超《论民族竞争之大势》:“数月之间,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,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。”

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

成语拼音

bǎi chǐ gān tóu,gèng jìn yī bù

成语解释

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还要进一步努力。 >> 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:“师示一偈曰:‘百丈竿头不动人,虽然得入未为真,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’”

百无禁忌

成语拼音

bǎi wú jìn jì

成语解释

百:所有的,不论什么;禁忌:忌讳。什么都不忌讳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范寅《越谚·名物·风俗》“百无禁忌,诸邪回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