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补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20

补阙拾遗

成语拼音

bǔ quē shí yí

成语解释

阙:通“缺”,缺失。拾遗:补录遗漏。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圣王将举大事,必崇三讯之法,朝置谏官以匡大理,疑承弼以补阙拾遗。”

补天柱地

成语拼音

bǔ tiān zhù dì

成语解释

修补天,支撑地。比喻伟大的功勋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 梁 陆倕《新漏刻铭》:“业类补天,功均柱地。”

补漏订讹

成语拼音

bǔ lòu dìng é

成语解释

补:补充,填满;讹:错误。补充缺漏,订正错误

成语出处

清·叶廷琯《吹网录·钞辑史记正义》:“王板《史记》之外,并博考他书所引,为之补漏订讹,手钞成帖。”

补阙挂漏

成语拼音

bǔ quē guà lòu

成语解释

阙:缺;漏:遗漏。指弥补事物的缺陷和漏洞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赵曦明《跋》:“至于补阙挂漏,俾臻完善,不能无望于将伯之助云。”

补残守缺

成语拼音

bǔ cán shǒu quē

成语解释

残:残缺,不完整;缺:残破。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。形容思想保守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·哀帝纪》:“至于国家大事,则幽冥莫知其原,然犹补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。”

补苴调胹

成语拼音

bǔ jū tiáo ér

成语解释

补苴:补缀;调胹:烹调煮熟。比喻经过加工使之完美

成语出处

宋·王安石《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》:“博闻该见有志之士,补苴调胹,冀以就完而力不足,又无可为之地,故终不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