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昏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7:10

昏迷不醒

成语拼音

hūn mí bù xǐng

成语解释

神志昏沉,不省人事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一回:“谁知早有人将信暗暗透于冷宫,秦凤一闻此言,胆裂魂飞,忙忙奏知李娘娘。李娘娘闻听,登时昏迷不醒。”

昏头搭脑

成语拼音

hūn tóu dā nǎo

成语解释

形容头脑昏沉,糊里糊涂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禇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一个新年里,弄得昏头搭脑,没些清楚。”

昏愦胡涂

成语拼音

hūn kuì hú tú

成语解释

昏愦:昏乱。形容头脑糊涂,不明事理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拟豫言》:“被批评家们痛驳,谓‘久已如此,而还要多说,实属不明大势,昏愦胡涂。’”

昏头转向

成语拼音

hūn tóu zhuǎn xiàng

成语解释

头脑发昏,迷失方向。

成语出处

《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·智破六合城》:“逃啊,逃啊,昏头转向,一头冲到个塘里,淹死了。”

昏定晨省

成语拼音

hūn dìng chén xǐng

成语解释

昏:天刚黑;省:探望、问候。晚间服侍就寝,早上省视问安。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清,昏定而晨省。”

昏头晕脑

成语拼音

hūn tóu yūn nǎo

成语解释

形容头脑发昏,晕头转向。同“昏头昏脑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,跑得昏头晕脑。”

昏庸无道

成语拼音

hūn yōng wú dào

成语解释

糊涂平庸,凶狠残暴,不讲道义,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25回:“言杨太后嗔恨陛下昏庸无道,悖伦逐母,召集故党,贿赂旧属。”

昏昏浩浩

成语拼音

hūn hūn hào hào

成语解释

苍茫浩渺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罗隐《谗书·槎客喻》:“彼河之流,彼天之高,宛宛转转,昏昏浩浩,有怪有灵,时颠时倒,而子浮浮其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