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面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4:57

面不改色

成语拼音

miàn bù gǎi sè

成语解释

脸色不变。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二折:“我这虎头寨上,但凡拿住的人呵,见了俺,丧胆亡魂,今朝拿住这厮,面不改色。”

面缚衔璧

成语拼音

miàn fù xián bì

成语解释

两手反绑而面向前,口含碧玉以示不生。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六年》:“许男面缚衔璧,大夫衰绖,士舆榇。”

面从背言

成语拼音

miàn cóng bèi yán

成语解释

从:听从,顺从。当面顺从,背后乱说

成语出处

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政体》:“当时皆谓祸不及身,面从背言,不以为患。”

面红颈赤

成语拼音

miàn hóng jǐng chì

成语解释

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。同“面红耳赤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倘有不达时务的,捉空摘了一花一蕊,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,大发喉急。”

面北眉南

成语拼音

miàn běi méi nán

成语解释

指脸面相背,互不理睬。形容相处不合,各不照面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三折:“既然是你为我来,须回避,且做个面北眉南,你东咱西。”

面引廷争

成语拼音

miàn yǐn tíng zhēng

成语解释

指直言敢谏。同“面折廷争”。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,敢面引廷争。”

面面相觑

成语拼音

miàn miàn xiāng qù

成语解释

你看我,我看你,不知道如何是好。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,都不说话。 >> 面面相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岱《海志》:“舟起如簸,人皆瞑眩,蒙被僵卧,懊丧此来,面面相觑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