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攀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4:59

攀云追月

成语拼音

pān yún zhuī yuè

成语解释

攀:攀附。攀援青云而上天。比喻仕宦登进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曹植《苦思行》诗:“我心何踊跃,思欲攀云追。”

攀高枝儿

成语拼音

pān gāo zhī ér

成语解释

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。比喻人想往高处攀

成语出处

刘心武《钟鼓楼》第二章:“拉二胡的那位便在濮阳荪身后说:‘老赵、老佟另攀高枝啦!’”

攀龙附凤

成语拼音

pān lóng fù fèng

成语解释

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。 >> 攀龙附凤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渊骞》:“攀龙鳞,附凤翼。”

攀蟾折桂

成语拼音

pān chán shé guì

成语解释

攀登蟾宫,折取月桂。喻科举登第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,你敬的是闭月羞花貌。”

攀亲托熟

成语拼音

pān qīn tuō shú

成语解释

攀:牵挽。拉亲戚关系,认作朋友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2回:“他与那猪八戒当时寻到我的门前,讲甚么攀亲托熟之言。”

攀花问柳

成语拼音

pān huā wèn liǔ

成语解释

比喻狎妓。同“攀花折柳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写诏》:“殷勤领命到荒山,心事未相关;攀花问柳,勾莺引燕,方寸心间。”

攀今比昔

成语拼音

pān jīn bǐ xī

成语解释

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

成语出处

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·系帅》:“你攀今比昔!那樊将军他殢酒把鸿门碎,关大王面赤非干醉。”

攀龙附骥

成语拼音

pān lóng fù jì

成语解释

攀:攀附;骥:好马。比喻攀附圣贤,归附俊杰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孙权传》:“此言之诚,有如大江。”裴松之注引《魏略·孙权与浩周书》:“当垂宿念,为之先后,使获攀龙附骥,永自固定。其为分惠,岂有量哉!”

攀车卧辙

成语拼音

pān chē wò zhé

成语解释

拉住车辕,躺在车道上,不让车走。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。同“攀辕卧辙”。 >> 攀车卧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麾旆每反,行悲道泣,攀车卧辙之恋,争涂忘远;去思一借之情,愈久弥结。 南朝·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

攀辕卧辙

成语拼音

pān yuán wò zhé

成语解释

拉住车辕,躺在车道上,不让车走。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攀车卧辙之恋,争涂不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