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势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04

势成骑虎

成语拼音

shì chéng qí hǔ

成语解释

骑在老虎背上,要下来不能下来。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,但迫于形势,想停止也停止不了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白《留别广陵诸公》诗:“骑虎不敢下,攀龙忽堕天。”

势穷力蹙

成语拼音

shì qióng lì cù

成语解释

形势窘迫,力量衰竭。同“势穷力屈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李纲《与吕安老提刑书》:“招盗赋以官,出于不得已,今既两路有兵,势穷力蹙,不擒即降,似不须此。”

势穷力屈

成语拼音

shì qióng lì qū

成语解释

形势窘迫,力量衰竭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》:“俟其势穷力屈,然后可招抚也。”

势如水火

成语拼音

shì rú shuǐ huǒ

成语解释

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,不能相容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志·魏延传》:“惟杨仪不假借延,延以为至忿,有如水火。”

势穷力尽

成语拼音

shì qióng lì jìn

成语解释

指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与本事了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6回:“宋江道:‘这厮势穷力尽,有何良策可施?正好乘此机会。’”

势如劈竹

成语拼音

shì rú pī zhú

成语解释

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见“势如破竹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2回:“曹操得胜之兵,杀入城中,势如劈竹。”

势不并立

成语拼音

shì bù bìng lì

成语解释

势:情势,状况;并立:并存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臣与二虏,势不并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