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04

手慌脚乱

成语拼音

shǒu huāng jiǎo luàn

成语解释

指做事忙乱,没有条理

成语出处

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一回:“这些忠义话儿人都会说,只怕事当临头,未免又要手慌脚乱了。”

手滑心慈

成语拼音

shǒu huá xīn cí

成语解释

慈:慈祥。手头慷慨,心地慈祥。指乐于助人

成语出处

清·袁枚《与林远峰书》:“鱼门当日,并不在酒场歌席妄费一钱,而手滑心慈,遂至累人累己。”

手起刀落

成语拼音

shǒu qǐ dāo luò

成语解释

手一提起,刀就落下。形容用刀动作的迅速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9回:“武松道:‘原来恁地,却饶你不得。’手起刀落,也把这人杀了。”

手不释书

成语拼音

shǒu bù shì shū

成语解释

犹手不释卷。书本不离手。形容勤奋好学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序传·李义雄》:“义雄有识悟,勤学,手不释书。”

手胼足胝

成语拼音

shǒu pián zú zhī

成语解释

胼、胝:手掌、足底的老茧。手掌足底生满老茧。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手足胼胝,面目黧黑,劳有功者也。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有人于此,夙兴夜寐,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以养其亲,然而无孝之名,何也?

手足无措

成语拼音

shǒu zú wú cuò

成语解释

措:安放。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。形容举动慌张,或无法应付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

手疾眼快

成语拼音

shǒu jí yǎn kuài

成语解释

形容机灵敏捷。

成语出处

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原来悟空手疾眼快,正在那混乱之时……哪吒脑后,着左膊上一棒打来。”

手到病除

成语拼音

shǒu dào bìng chú

成语解释

刚动手治疗,病就除去了。形容医术高明。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,解决问题迅速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二折:“嬷嬷,你放心,小人三代行医,医书脉诀,无不通晓,包的你手到病险除。”

手下留情

成语拼音

shǒu xià liú qíng

成语解释

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。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。

成语出处

《庚子风云》:“在这几个当口,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,将王成德击倒,他却一再手下留情,都把王成德让过了。”

手舞足蹈

成语拼音

shǒu wǔ zú dǎo

成语解释

蹈:顿足踏地。两手舞动,两只脚也跳了起来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。也手乱舞、脚乱跳的狂态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·序》:“永(咏)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