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丝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05

丝竹中年

成语拼音

sī zhú zhōng nián

成语解释

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 謝安 嘗謂 羲之 曰:‘中年以來,傷於哀樂,與親友别,辄作數日惡。’ 羲之 曰:‘年在桑榆,自然至此,頃正赖絲竹陶寫。’”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“絲竹中年”。 傅尃 《避地》诗之二:“賓朋此日差相倚,絲竹中年强自寬。”

丝毫不爽

成语拼音

sī háo bù shuǎng

成语解释

丝毫:形容极小,1分=1000丝=100毫=10厘;爽:差。一点儿也不差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建康保宁光誉禅师》:“密远化机,丝毫不爽。”

丝分缕析

成语拼音

sī fēn lǚ xī

成语解释

缕:细致。形容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

成语出处

清·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艺·王振鹏》:“振鹏妙于界画,运笔和墨,丝分缕析,左右高下,俯仰曲折,方员平直,曲尽其体,而神气飞扬,不为法拘。”

丝丝入扣

成语拼音

sī sī rù kòu

成语解释

丝丝:每一根丝;扣: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。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。比喻做得十分细致,有条不紊,一一合拍。

成语出处

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:“此为丝丝入扣:‘暗中抛索,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,近者辄被风引回也。’”

丝发之功

成语拼音

sī fā zhī gōng

成语解释

丝发:一根丝,一根头发。指功劳极微小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蔡伯喈《上汉书十志疏》:“父子一门,兼爱恩宠,不能输写心力,以效丝发之功。”

丝恩发怨

成语拼音

sī ēn fà yuàn

成语解释

丝、发:形容细小。形容极细小的恩怨。

成语出处

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文宗太和九年》:“是时李训、郑注连逐三相,威震天下。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。”

丝纷栉比

成语拼音

sī fēn zhì bǐ

成语解释

栉:梳篦;栉比:像梳齿排列。像丝一样纷繁,像梳齿一样排列。形容纷繁罗列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桥东录》:“纂组异闻,网罗轶事,猥琐赘余,丝纷栉比,一经奇见而色飞,偶尔艳聆而绝倒。”

丝分缕解

成语拼音

sī fēn lǚ jiě

成语解释

缕:细致;解:分剖。形容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

成语出处

宋·赵令畴《侯鲭录》第五卷:“必须尽当时事理,如身履其间,丝分缕解,始终备尽,乃可以置议论。”

丝竹八音

成语拼音

sī zhú bā yīn

成语解释

丝竹:弦乐和管乐,泛指音乐;八音:金、石、丝、木、竹、匏、土、革等八种乐器。指音乐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夔传》:“夔善钟律,聪思过人,丝竹八音,靡所不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