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泰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05

泰山鸿毛

成语拼音

tài shān hóng máo

成语解释

比喻轻重相差极大。 >> 泰山鸿毛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
泰极生否

成语拼音

tài jí shēng pǐ

成语解释

泰、否:《周易》卦名,泰吉否凶。指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,好事会变成坏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1回:“泰极生否,乐盛成悲,今被妖邪捕获。”

泰山不让土壤

成语拼音

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

成语解释

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李斯无传》:“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
泰山压卵

成语拼音

tài shān yā luǎn

成语解释

泰山压在蛋上。比喻力量相差极大,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。 >> 泰山压卵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孙惠传》:“况履顺讨逆,执政伐邪,是乌获摧冰,贲育拉朽,猛兽吞狐,泰山压卵,因风燎原,未足方也。”

泰来否往

成语拼音

tài lái pǐ wǎng

成语解释

否、泰:《周易》中的两个卦名。否:卦不顺利;泰:卦顺利;极:尽头。逆境达到极点,就会向顺境转化。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否》:“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,大往小来。”《周易·泰》:“泰,小往大来,吉亨。”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时过于期,否终则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