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一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18

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

成语拼音

yī zhāo bù shèn,mǎn pán jiē shū

成语解释

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,整盘棋就输了。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,结果导致整个失败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说‘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’,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,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。”

一心一德

成语拼音

yī xīn yī dé

成语解释

大家一条心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 >> 一心一德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乃一德一心,立定厥功,惟克永世。”

一日千里

成语拼音

yī rì qiān lǐ

成语解释

原形容马跑得很快。后比喻进展极快。 >> 一日千里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骐、骥、骅、骝,一日而驰千里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臣闻骐骥盛壮之时,—日而驰千里;至其衰老;驾马先之。”

一唱雄鸡天下白

成语拼音

yī chàng xióng jī tiān xià bái

成语解释

公鸡一叫,天就亮了。形容东方破晓,长夜宣告结束。指真相大白

成语出处

唐·李贺《致酒行》:“我有迷魂招不得,雄鸡一声天下白。少年心事当拿云,谁念幽寒坐鸣呃。”

一长二短

成语拼音

yī cháng èr duǎn

成语解释

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假病》:“若有一长二短,叫我怎生舍得。”

一哄而上

成语拼音

yī hǒng ér shàng

成语解释

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,一下子行动起来。同“一哄而起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人民日报》1983.10.31:“在发展新‘三大件’和其他有前途的轻工行业时,决不能再像发展老‘三大件’那样,一见有利可图,便一哄而上。”

一泻万里

成语拼音

yī xiè wàn lǐ

成语解释

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,流得又快又远。同“一泻千里”。

成语出处

李大钊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》:“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,时而显现,时而潜伏,时而迂回旋绕,蓄势不前,时而急转直下,一泻万里。”

一匡九合

成语拼音

yī kuāng jiǔ hé

成语解释

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“一匡天下,九合诸侯”,建立霸业。后亦指立国大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臣始仕从戎,爰承指顾,禀三令五申之戒,预一匡九合之谋。”

一哄而起

成语拼音

yī hōng ér qǐ

成语解释

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,一下子行动起来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,一哄而起。”

一蹴可几

成语拼音

yī cù kě jǐ

成语解释

比喻事情轻而易举,一下子就成功。几,近,及。同“一蹴而就”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二节:“天下事非一蹴可几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