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恶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长恶靡悛这样含有恶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恶字的成语!

长恶靡悛

成语拼音

cháng è mǐ quān

成语解释

指长期作恶,不肯悔改。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:“朕以许其改过,乃诏班师,而长恶靡悛,宴安鸩毒,此而可忍,孰不可容!”

恶龙不斗地头蛇

成语拼音

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

成语解释

地头蛇:比喻称霸一方的人。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,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

成语出处

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大官人休说满话!常言道:恶龙不斗地头蛇。”

逢君之恶

成语拼音

féng jūn zhī è

成语解释

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,引他去干坏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长君之恶其罪小,逢君之恶其罪大。”

遏恶扬善

成语拼音

è è yán shàn

成语解释

遏:阻止;扬:宣扬。禁绝坏事,宣扬提倡好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大有元亨》:“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”

劝善惩恶

成语拼音

quàn shàn chéng è

成语解释

劝:勉励;惩:责罚。惩罚坏人,奖励好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成公四十年》:“《春秋》之称,微而显,志而晦,婉而成章,尽而不污,惩恶而劝善,非圣人谁能修之。”

彰善瘅恶

成语拼音

zhāng shàn dàn è

成语解释

彰:表明、显扬;瘅:憎恨。表扬好的,斥责恶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毕命》:“彰善瘅恶,树之风声。”

劝善戒恶

成语拼音

quàn shàn jiè è

成语解释

惩罚坏人,奖励好人。同“劝善惩恶”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袁宏《后汉纪·贾逵传》:“强干弱枝,劝善戒恶。”

恶有恶报

成语拼音

è yǒu è bào

成语解释

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。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萧衍《新酒肉文》:“行十恶者,受于恶报;行十善者,受于善报。”

深恶痛绝

成语拼音

shēn wù tòng jué

成语解释

恶:厌恶;痛:痛恨;绝:极。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“斯可谓之乡愿矣” 宋·朱熹集注:“过门不入而不恨之,以其不见亲就为幸,深恶而痛绝之也。”

愤世嫉恶

成语拼音

fèn shì jí è

成语解释

愤:愤恨,不满;世:世道,现状;嫉:憎恶,仇恨。痛恨、憎恶腐朽、黑暗的社会现状

成语出处

宋·李觐《与王章秘校书》:“其辩说骎骎到义理,愤世嫉恶,有大丈夫之芒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