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耳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耳目股肱这样含有耳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耳字的成语!

耳目股肱

成语拼音

ěr mù gǔ gōng

成语解释

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。起到耳朵、眼睛、手臂的作用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。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政体》:“然耳目股肱,寄于卿辈……事有不安,可极言勿隐。”

眼瞎耳聋

成语拼音

yǎn xiā ěr lóng

成语解释

看不见也听不到。比喻对周围情况完全不了解

成语出处

京剧《平原作战》第八场:“日本鬼子眼瞎耳聋,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。”

隔墙有耳

成语拼音

gé qiáng yǒu ěr

成语解释

隔着一道墙,也有人偷听。比喻即使秘密商量,别人也可能知道。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,免得泄露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墙有耳,伏寇在侧。墙有耳者,微谋外泄之谓也。”

耳目喉舌

成语拼音

ěr mù hóu shé

成语解释

喉舌:代言人。比喻作为搜集、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

成语出处

田流《我上的第一堂党的新闻课》:“报纸是党的耳目喉舌,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。”

肥头大耳

成语拼音

féi tóu dà ěr

成语解释

一个肥胖的脑袋,两只大耳朵。形容体态肥胖,有时指小孩可爱。

成语出处
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,倒生的肥头大耳。”

耳聋眼瞎

成语拼音

ěr lóng yǎn xiā

成语解释

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,眼睛变瞎

成语出处

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回:“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。”

耳食之言

成语拼音

ěr shí zhī yán

成语解释

耳食:耳朵吃饭。指没有确凿的根据,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,不敢道,此与以耳食无异。”

耳顺之年

成语拼音

ér shùn zhī nián

成语解释

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。指60岁的代称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。”

稗耳贩目

成语拼音

bài ěr fàn mù

成语解释

比喻见闻浅薄的人

成语出处

清·赵翼《廿二史札记·北朝经学》:“此可见诸儒师资有自,非同后世稗耳贩目之学也。”

耳红面赤

成语拼音

ěr hóng miàn chì

成语解释

耳朵和面部都红了。形容过于用力、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61回:“忽见禁子走来,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。倪完吃了一惊,不觉耳红面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