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带公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公修公德,婆修婆德这样含有公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公字的成语!

公修公德,婆修婆德

成语拼音

gōng xiū gōng dé,pó xiū pó dé

成语解释

指修德属个人,不得兼代。

成语出处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,‘公修公德,婆修婆德’,咱‘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’,你不要,可行不得。”

公正不阿

成语拼音

gōng zhèng bù ē

成语解释

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九卷:“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,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,可谓贤矣。”

公尔忘私

成语拼音

gōng ěr wàng sī

成语解释

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晃错》:“[晃错]公尔忘私,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。”

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

成语拼音

bā gōng shān shàng,cǎo mù jiē bīng

成语解释

将八公山上的草木,都当作是士兵。形容极度惊恐,疑神疑鬼。 >> 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,见部阵齐整,将士精锐;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,顾谓融曰:‘此亦劲敌也,何谓少乎?’怃然有惧色。”

振缨公朝

成语拼音

zhèn yīng gōng cháo

成语解释

振缨:弹冠,出仕。指入朝做官

成语出处

晋·陶潜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振缨公朝,则德音允集。”

折臂三公

成语拼音

zhé bì sān gōng

成语解释

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

项庄舞剑,志在沛公

成语拼音

xiàng zhuāng wǔ jiàn,zhì zài pèi gōng

成语解释

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。同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。 >> 项庄舞剑,志在沛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清·黄小配《大马扁》第四回:“在康有为之意,志在成名(余成名),如项庄舞剑,志在沛公,今见成名动也不动,已自愧悔。”

公诸于世

成语拼音

gōng zhū yú shì

成语解释

向社会上公开,使人们知道

成语出处

《上饶集中营·茅家岭地狱》:“把许多革命青年、爱国志士的遭遇,公诸于世。”

公是公非

成语拼音

gōng shì gōng fēi

成语解释

公认的是非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天论上》:“人能胜乎天者,法也。法大行,则是为公是,非为公非,天下之人蹈道必赏,违之必罚。”

一秉至公

成语拼音

yī bǐng zhì gōng

成语解释

秉:掌握、主持;至:极、最。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。形容大公无私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,委差委缺,仍旧是一秉至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