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带公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张公吃酒李公醉这样含有公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公字的成语!

张公吃酒李公醉

成语拼音

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

成语解释

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一:“天后时,谣言曰:‘张公吃酒李公醉。’张公者,斥易之兄弟也;李公者,言李氏大盛也。”

黄公酒垆

成语拼音

huáng gōng jiǔ lú

成语解释

垆: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,借指酒店,酒馆。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。比喻人见景物,而哀伤旧友,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。 >> 黄公酒垆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王浚冲为尚书令,著公服,乘轺车,经黄公酒垆下过。顾谓后车客:‘……,今日视虽近,邈若山河。’”

公车上书

成语拼音

gōng chē shàng shū

成语解释

公车:汉代官署名。指举人进京应试。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东方朔传》:“朔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干奏牍。”

王公贵戚

成语拼音

wáng gōng guì qī

成语解释

泛指皇亲国戚。

成语出处

《宣和画谱·李成》:“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,恳请者不绝于道,而成漫不省也。”

获隽公交车

成语拼音

huò jùn gōng jiāo chē

成语解释

汉 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。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举人。“獲隽公車”为会试得中的意思。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三回:“學生自蒙慨贈到都,托庇獲隽公車,受任貴鄉,始知老先生超悟塵凡,飄舉仙境。”

火到猪头烂,钱到公事办

成语拼音

huǒ dào zhū tóu làn,qián dào gōng shì bàn

成语解释

形容钱能通神,不管办什么事,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三:“自古道好:火到猪头烂,钱到公事办。凭你世间稀奇作怪的东西,有了钱,那一件做不出来。”

公道总在人心

成语拼音

gōng dào zǒng zài rén xīn

成语解释

公道:公正的道理。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0回:“人家听了,也只有再三劝慰;说什么公道总在人心。”

奉公正己

成语拼音

fèng gōng zhèng jǐ

成语解释

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高道穆传》:“机方直之心,久而弥厉,奉公正己,为时所称。”

夏五郭公

成语拼音

xià wǔ guō gōng

成语解释

《春秋》一书中,“夏五”后缺“月”字,“郭公”下未记事。比喻文字脱漏。

成语出处

《春秋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十有四年春正月,公会郑伯于曹。无冰。夏五。”《春秋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冬,戎侵曹。曹羁出奔陈。赤归于曹。郭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