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指方画圆

zhǐ fāng huà yuán

指谈论时以手指比画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宋濂《王府君墓志铭》:“或共其议论,辄掀眉吐气,指方画圆,滚滚数千言不休。”

宗庙社稷

zōng miào shè jì

宗庙:祭祀祖先的场所;社稷: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。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。也借指国家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震》:“出,可以守宗庙社稷,以为祭主也。”

著于竹帛

zhù yú zhú bó

着:写作。竹帛:竹简和绢。在竹简和绢上写作。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。

成语出处

汉·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,慕圣人之义,讽诵诗书百家之言,不可胜记,著于竹帛,唇腐齿落,服膺而不可释。”

濯污扬清

zhuó wū yáng qīng

濯:洗。洗去污垢,激扬清澈。比喻扬善除恶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范泰传》:“臣昔谬得待罪选曹,诚无以濯污扬清。然君子之有智能,犹鵷凤之有文采,俟时而振羽翼。何患不出云霞之上?”

纵虎归山

zòng hǔ guī shān

把老虎放回山去。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,留下祸根。 >> 纵虎归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司马彪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璋遣法正迎刘备,巴谏曰:‘备,雄人也,入必为害,不可内也。’既入,巴复谏曰:‘若使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’璋不听。”

祝不胜诅

zhù bù shèng zǔ

指祝而得益不能胜过诅而受损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洪迈《容斋四笔》:“一人祝之,一国诅之,一祝不胜万诅,国亡不亦宜乎?”

以佚待劳

yǐ yì dài láo

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,养精蓄锐,让敌人来攻,然后乘其疲劳,战而胜之。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
纵横交错

zòng héng jiāo cuò

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。也形容情况复杂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七:“见《万法归宗》中载有是符,其画纵横交贯,略如小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