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孳孳不倦

zī zī bù juàn

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君陈》:“惟日孜孜,无敢逸豫。”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”

逐末忘本

zhú mò wàng běn

追求细枝末节,忘记事物根本的、主要的部分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近体中》:“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,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,皆逐末忘本之过也。”

众虎同心

zhòng hǔ tóng xīn

许多虎一条心做事。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,力量会更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五十七回:“三山聚义打青州,众虎同心归水泊。”

子虚乌有

zǐ xū wū yǒu

子虚:并非真实;乌有:哪有。指假设的、不存在的、不真实的事情。 >> 子虚乌有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相如著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奼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

追趋逐耆

zhuī qū zhú shì

指追逐时尚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今夫弦者,高张急徽,追趋逐耆,则坐者不期而附矣;试为之施《咸池》,揄《六茎》,发《萧韶》,咏《九成》,则莫有和也。”颜师古注:“追趋逐耆,随所趋向爱耆而追逐之也。趋,读趣,耆,读嗜。”

舳舻相继

zhú lú xiāng jì

舳:船尾。舻:船头。指船首尾相接,数量很多。亦作“舳舻相接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偓《开河记》:“时舳舻相继,连接千里,自大梁至淮江,联绵不绝,锦帆过处,香闻百里。”

中流底柱

zhōng liú dǐ zhù

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。同“中流砥柱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与陈侍郎书》:“而二公在朝,天下望之,屹立若中流之底柱,有所恃而不恐。”

孳蔓难图

zī màn nán tú

孳:同滋,长也;蔓:繁生、蔓延。比喻坏的事物绝不能任令它蔓延开来,否则,便难以收拾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无使滋蔓;蔓,难图也。”

追魂摄魄

zhuī hún shè pò

迷信指摄取魂魄,致人死命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周密《癸辛杂识续集·宋江三十六赞》:“活阎罗阮小七:地下阎罗,追魂摄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