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诛求无已

zhū qiú wú yǐ

诛求:需索;已:停止。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经敝邑褊小,介于大国,诛求无时,是以不敢宁居。”

众口难调

zhòng kǒu nán tiáo

成语正音

调,不能读作“音调”的“diào”。

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,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。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一:“补仲山之衮,虽曲尽于巧心;和傅说之羹,实难调于众口。”

众所周知

zhòng suǒ zhōu zhī

大家普遍知道的。

成语出处

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:“虽十目视十手指,众所共知之处,亦自七颠八倒了,更如何地谨独。”

誉满寰中

yù mǎn huán zhōng

誉:声誉;寰中:天下。好名声遍天下都知道

成语出处

唐·杨炯《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誉满寰中,声盖天下。”

志在四方

zhì zài sì fāng

四方:天下。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。 >> 志在四方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十五回:“妾闻‘男子志在四方’。君壮年不出图仕,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?”

抓破脸皮

zhuā pò liǎn pí

比喻感情破裂,公开争吵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娘儿们也不行》:“虽说娘儿们打起仗来不用机关枪,然而动不动就抓破脸皮也就不得了。”

诛求无厌

zhū qiú wú yàn

诛求:需索。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经敝邑褊小,介于大国,诛求无时,是以不敢宁居。”